共产国际从1919年成立始伊,就积极经略东北了,布尔什维克甚至在1917年夺取政权之前便在东北发展组织,任辅臣就是例子。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,崔秋海( 化名崔石泉、崔庸健)按照组织安排潜回东北发展组织,成立了实际是军政训练班的松东模范学校。 https:// kunlunce.net/e/wap/show.php https://www.kunlunce.net/e/wap/show.php?classid=140&id=136143 https://twitter.com/songcui6/status/1445487382707335180 九一八事變後,共產國際支持的抗日義勇軍經常在滿洲和華北交界處襲擊日軍,國民黨的當地政府和駐軍也暗中支持抗日武裝,這是日軍屢屢侵犯華北的主要原因,1933年的塘沽協定和1935年的何梅協定都是在北平天津附近設立非軍事區,對日軍而言是杜絕抗日武裝,對中國而言是防止日軍得寸進尺,占領北平天津。 九一八事變後,共產國際支持的抗日義勇軍經常在滿洲和華北交界處襲擊日軍,國民黨的當地政府和駐軍也暗中支持抗日武裝,這是日軍屢屢侵犯華北的主要原因,1933年的塘沽協定和1935年的何梅協定都是在北平天津附近設立非軍事區,對日軍而言是杜絕抗日武裝,對中國而言是防止日軍得寸進尺,占領北平天津。 在台灣國史館檔案中可以看到,在華北衝突中日方的抗議和不滿都是有充分的理由的,比如河北省教育廳在中小學教育中宣傳反日的内容,國民黨的縣政府暗中支持抗日武裝,中統控制了天津的保安,天津就發生了暗殺親日報紙總編的事件,多起日本人被殺事件,等等,所以華北衝突中中方有相當大的責任, 責任最大的就是蔣介石,蔣自濟南事件後就每天在日記中寫【雪恥】二字,説明蔣個人的仇日情節,九一八事變後蔣成立的第一個特務組織-力行社,就是針對日本,還有國防設計委員會,秘密在淞滬周圍修建軍事工事準備與日一戰,等等,都是在準備對日戰爭。當然防人之心不可無,關鍵是日本是不是想侵略中國? 中國是不是有能力進行對日的戰爭?1927年蔣介石下野訪日,時任首相的田中義一與蔣密談3小時,田中警告蔣不要北伐,更應該防範共產黨,蔣得出的結論是日本更關心其在華的經濟利益,日本已進入資本主義社會,經濟是日本最核心的驅動力,但是聯俄容共後的國民黨高舉反帝的大旗,把中日衝突歸結為主權衝突 ...
评论
发表评论